抗Sm/RNP抗体(Anti-Sm/RNP)测定试剂盒
医疗器械注册证号:沪械注准20182400308
线性范围:4.0 RU/mL~180.0 RU/mL
包装规格:
反应缓冲液(R1)
30mL×1瓶
胶乳试剂(R2)
校准品
组分名称
规格A
规格B
规格C
60mLx1瓶
60mLx2瓶
10mLx1瓶
20mLx1瓶
20mLx2瓶
0.5mLx6瓶
0.5mLx6瓶
0.5mLx6瓶
组分名称 | 规格D | 规格E | 规格F |
反应缓冲液(R1) |
30mLx1瓶 | 60mLx1瓶 | 60mLx2瓶 |
胶乳试剂(R2) |
10mLx1瓶 | 20mLx1瓶 | 20mLx2瓶 |
临床意义:
1、本产品供医疗机构用于体外检测人血清样本中抗Sm/RNP抗体的含量,作辅助诊断用。
2、U1snRNP是小核糖核蛋白(snRNP)家族的一员,由U1snRNA与70kD、A、C以及少量B'/B、D、E、F、G等蛋白质组成,其主要参与前mRNA的剪切过程,Sm抗原也出现在U1snRNP中。抗U1RNP抗体主要与U1-70K、U1A、U1C中的一种和几种发生反应,而抗Sm/RNP抗体主要针对U1snRNP复合体中B/B’,D,E,F和G蛋白以及68K和150K等蛋白。
3、研究表明,抗U1RNP抗体常与抗Sm抗体重叠,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标志性抗体,抗Sm抗体的滴度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活动有关,滴度升高可能预示着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复发;抗U1RNP抗体最早是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(MCTD)患者的血清中发现,高滴度的抗U1RNP抗体是诊断MCTD的必要条件,但并非该病的特异性抗体,它还出现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,如SLE、系统性硬化症(SSc)、干燥综合征、多发性肌炎、皮肌炎等;有报道发现70%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出含有抗Sm/RNP抗体,因此抗Sm/RNP抗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。目前临床上检测抗Sm/RNP抗体主要使用免疫印迹法、酶联免疫法等方法进行检测。